
开卷风
1 时代需要正剧 张德祥
电视观察
4 让镜头更多对准群众成为“新常态” 才婉茹
6 以互联网思维设计电视 张君秀
8 新媒体融合发展要警惕“微信、微博依赖风险” 夏 威
10 潜在的实现——“微”时代的电视新闻 王奋飞
12 浅议新媒介环境下电视媒体“正能量”传播 魏诗娟
电视剧场
14 诗酒天下的传奇故事 韩玉峰
—好一个《当家大掌柜》
16 从《老农民》看现代农民的思想变迁和精神本原 张焕荣 李永霞 郑静静
18 血肉丰满的大地之子 刘 聪
—电视剧《老农民》中的农民形象书写
20 历史追忆 心灵史诗 朱旭辉
—评电视剧《老农民》
21 电视剧《红高粱》中“传统”文化元素的美学解构 鲁科颖
23 评电视剧《红高粱》的配乐 孙晓丹 段婉宁
25 英雄传奇的弱化与红安革命史诗的凸显 苏 虹 郑 悦
—《铁血红安》风格探析
27 载大河文化 现民族精神 骆志方
—评电视剧《大河儿女》
28 从《卫子夫》看影视剧场景造型的功能 陈国俊
30 电视剧《卫子夫》背景音乐的艺术呈现 王 鑫 孙建海
32 《钢的琴》中钢琴伴奏与剧情发展 刘 亮
34 探索平民叙事的艺术 杨 青
—电视剧《男人四十要出嫁》观后
36 泰剧《舞蹈娃娃》的艺术分析 陆丽静
38 从《匹诺曹》看媒体伦理失范的根源 洪 瑶
纪录片
40 “真实”可以如此震撼 丁志刚
—拍摄纪录片《脸》所感
42 跨文化传播中纪录片叙事差异分析 陈 丹
44 通过路权争夺展现的国家主权的战争 刘永国
—评历史纪录片《中东铁路》
46 浅析《微视界2015》的人文情怀 奥 多
48 风姿绰约 柔媚动人 田永江
—电视纪录片《西湖》美学意蕴的营造
50 当代中国纪录片栏目社会主导价值观传播研究 常力轩 梁笑然 杜春花
—以《新闻调查》、《档案》栏目为例
52 用中国语言讲述全球故事 滕继果
——论纪录片《野性的终结》成功之道
54 浅论色彩在纪录片视觉传达中的重要性 陶 立
研究与交流
56 融媒体环境与跨文化交流的衍生形态标本 李语然
—《“韩流”启示录》读后
58 《中华大祭祖》电视直播中的音频技术处理 郭艳虹
59 地方台的大型活动要整合资源创树品牌 李 旭
61 从影视与旅游协同合作看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 张丽华 周丽蕴
62 湖南卫视周播剧的成长之路 张 早
64 浅析电视媒体广告的中国元素应用 黄 磊
66 浅析古装电视剧中的服装设计 吴 茜
68 浅析电视媒体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李玉梅
70 关于电视动画世界观搭建方法的探究 赵 鹏
72 电视广告视觉传达与图像处理的人文转型思考 蔚淑英
74 从静态到流动空间 张鸶鸶
—论数字媒体技术下综艺节目舞美设计的嬗变
76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着装艺术 丁智擘
78 从英国电视业发展战略看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的挑战 谭 焱
80 他山之石:美国媒体融合的思路与出路 常 华
栏目冲浪
83 向经典致敬
—《中国文艺》周末版经典音乐系列节目述评 吴爱芳
85 从《星剧社》看舞台艺术与电视媒体的创新性结合与发展 吴 娜
87 传统文化驱动 现代手段执行 傅煜冬 杨 健
—从《节俭中国人》谈本土文化真人秀
89 浅析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《名段欣赏》栏目定位 王 琼
90 《百家讲坛》历史话题性、学术性与趣味性的处理方式 阎晓雪 薛志清
92 弘扬公民责任意识 重唤东方道德伦理 罗 弦
—探析情感调解类节目《金牌调解》
94 谈河北电视台杂技频道对传统文化的融入 杜献宁 王彦林
96 浅析河南电视台豫剧节目《梨园春》 陈 芳
98 从《年代秀》看电视媒体建构的怀旧景观 王乙桐
新闻在线
100 创新传播路径 让主题报道更具吸引力 张 芹
102 浅析记者职业化的障碍 任 平
104 4G时代网络电视新闻节目发展探析 潘可武
106 反思突发性事件的电视报道 李勋灿
108 新媒体格局下电视新闻的坚守与创新 丁杨明
110 谈BBC电视新闻的可借鉴之处 李立家
美兰德数据
112 2015年1月在播综艺栏目网络传播监测数据TOP20 美兰德公司
封彩内容